这篇论文最初是我研一上学期(2022年1月)提交给赵永华老师《国际传播研究》课程的期末论文。研一下学期(2022年3月),我将这篇文章投给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第五届“中国影像全球传播”高峰论坛。由于疫情原因,该会议一直推迟到2023年4月才在重庆举行。我在会议上围绕这篇论文做了8分钟的简短发言。

这篇论文是我读硕士以来动笔写的第二篇完整文章。当时对如何把非实证论文写得规范没什么概念(现在也仍在摸索中),只是找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拉来一个理论,搜集了一些资料,勉强论述一番、拼凑起来,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如今看来这篇文章写得十分肤浅,但它给了我一个机会去重庆玩儿了三天,算是最大的作用。另外,在这里要感谢川外廖金英老师在会议上作评议时给我提的意见,特别是关于“形式逻辑”和“辩护逻辑”的问题。之后有时间我想写一写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